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月, 2012的文章

關鍵指令 The Green Zone

圖片
                 又一部軍事片,麥特戴蒙( Matt Damon )似乎在當時是諜報片演上癮了,這個片子他也演得和傑森包恩差不多。可能也因為和《神鬼認證》( The Bourne Identity )是同個導演,傑森包恩模式直接移植中東,依然是一名孤獨的戰士。這部片我個人認為並不是很嚴謹,因為它的劇情模式還是使用好萊塢的英雄神話,毫無資源卻能上天下地。縱然最後並未改變大局,其過程已經垮掉。 美國與西亞地區的緊張關係向來是電影的好題材,在 2001 年的 911 事件後,美國本身的正義形象漸漸分化,歌頌的質疑的並存;本片雖然從一開始是質疑的氛圍,但傑森包恩式的揭發過程卻鞏固了美國本身的價值:也就是美國本身是有老鼠屎,但男主角這樣的人物才是我們的主流。 乍看之下是揭發自家人的狼子野心,實際上就是自清門戶以表客觀公正。男主角與西亞人士等對話也是一種假溝通,因為打從一開始男主角就被排除在外;這比從屬階級發聲更加艱難而無效,完全是美國人的想像罷了。 若是想看動作片,還是回到傑森包恩吧!俐落乾淨又有種種高科技輔助,典型的爽片,比起強加於身的沉重軍事要好看得多;西亞地區的漫天黃沙,讓所有元素都變得拖沓,男主角蒼涼無力,才發現自己的力量還及不上一個可以瞞天過海、神出鬼沒的失憶殺手。 保羅葛林葛瑞斯( Paul Greengrass )處理劇情的功力絕對輸給凱薩琳畢姬羅( Kathryn Bigelow, 《危機倒數》的導演),原因無他:不懂剪裁,根本處理不了那麼陌生的局勢議題。 圖片http://tw.movie.yahoo.com/movieinfo_main.html/id=3248

隻字片語

最近小可我只有流落的隻字片語 無法為文 隨意隨意 前後不呼應 如果戰爭就像是地獄,那人們究竟為何而戰? 從來沒有經歷過戰爭,我只能猜想這是欲望造成的,為了得到而不擇手段的結果。 這個已經不再是徵兵制而是募兵制的年代,會有多少人願意投入戰爭行動? 我們可能著迷於 RPG 的戰爭遊戲,或是身體力行一些生存遊戲,但要上陣拿槍開砲並不容易。雖然有比「死亡」更可怕的事,但「死亡」還是很可怕。 除了實體的戰爭型態,權力鬥爭恐怕才是生活中最能接觸熟悉的,但是這種例子太多了,不必詳述,只要記得你活在殺人可能真的不用見血的戰場裡。 我老是在想銀幕上的拆彈畫面,總是在兩種顏色間猶豫折磨,「存亡一瞬間」也公式化得徹底。 雖然我們都學黎智英,想辦法打破英雄神話,但我們這個時代怎麼可以沒有英雄?所以我認為,問題的癥結不是不能有英雄,而是英雄是誰,以及其形成過程。 補上一則,我們既學黎智英又罵黎智英,其實都有過河拆橋的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