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月, 2013的文章

意味赤地之戀

          1954 年出版,是為張愛玲創作的第二高峰期。這部小說不是報導文學,但是斂去了張愛玲的,我所認為的涼薄之氣。     也許因為人生變故多已經很苦,再涼薄也不厚道,這個故事讓我比較看得下去,同時也有點不習慣:這是張愛玲?真可謂要求多多的讀者。    張愛玲這小說呈現了對大陸江山易主後國家政策的陳述,評價其得失,是有意而為。畫面表現廣闊,我看到了被下放的青年們,他們的勞動與愛欲,但同時也在這種廣大裡不知何去何從。張愛玲沒有寫太多政治口號,她不會像後輩作家那樣,將某種在地感發揮到「啊這是一部大陸小說」的調性,她要的是一種時代的風貌。     看的時候總會想起《巴爾札克與小裁縫》,不過兩者其實除了故事時空背景相似外就沒有太多的共通處。《巴》比較像是青年在永遠雲裡霧裡的情勢中荒唐一陣,散了就散了,再有不甘也是揮揮手;《赤》還是腳踏實地過日子的,青年在現實中沉浮掙扎,仍有追尋,但抵不過時代。 《赤》的外在世界是殘廢的,那種蒼涼感,後來賈平凹的《廢都》也是這種景象,但是《赤》的人物就算再經歷如何磨難,都是清冷憔悴,《廢》的人物早就肉慾橫流,小兒女情意在故事前可能就不復存在,熾烈的慾利遮蓋了可能存在的、一點點愛。《赤》是站在某種高度的,張愛玲更多地讓讀者感受到氣氛,人物往前走一步,都是不定,都在另一個坑裡。 看這本書是我第一次感到張愛玲的誠懇,不再是冷嘲熱諷或處處算計,終於直抒胸臆,透出一個作家對風聲鶴唳的年代,嘆出真實的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