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4月, 2014的文章

不微笑書單

殺手之淚 海萊因的怒月 獨裁者的進化 蒙面叢林 by吳音寧 前置知識:為什麼要有/要做社會運動? 一、Peter Ackerman《非暴力抗爭─—一種更強大的力量》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213490 二、 W. Dobson《獨裁者的進化:收編、分化、假民主》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18578 三、 John Gastil《審議民主指南:21世紀公民參與的有效策略》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549157 四、 Clay Shirky《鄉民都來了:無組織的組織力量》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523001  五、 Comite invisible《革命將至:資本主義崩壞宣言&推翻手冊》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511662 台灣社會運動史 六、《社會運動的年代:晚近二十年來的台灣行動主義》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498593 七、《百年追求:臺灣民主運動的故事》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11223 八、《秩序繽紛的年代:1990-2010》 http://ppt.cc/cEqz 九、《剩下就是你們的事了:行動思想家鄭南榕》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581412 抗爭實務 十、  訪調:《為弱勢者畫權力地圖︰建制民族誌入門》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567152 十一、組織:《組織結社:基層組織領導者手冊》 http://ppt.cc/wnxV 十二、行動方案:金夏普《198種非暴力抗爭方法》 圖說:http://ppt.cc/8mp~ 手冊:http://ppt.cc/jS7t 十三、現場需知:高若有《全民抗暴口袋手冊》 電子版:http://db.tt/KWnJiUL5 列印版:http://db.tt/v3

That Girl in Pinafore

圖片
《 那些年 》 一般的小清新 這部在題材背景上頗類似臺灣電影 《 那些年 , 我們一起追的女孩 》 的新加坡電影 , 去年年底曾在臺灣上映 , 但很快就下檔 , 快到有點悄無聲息 , 也沒能引起與 《 那些年 》 一般的討論熱潮 。 筆者是從國外的雜誌上看到相關的介紹和評論 , 才知道有這麼一部特色電影 , 有別於過去都是梁智強風格 , 也就是娛樂性較高的喜劇作品 ,這部電影走的是一種小清新路線。 左為陳欣淇(飾女主角孫小梅)右為陳世維(飾男主角佳明) 電影的中文名稱是《我的朋友,我的同學,我愛過的一切》,但英文名稱卻是 That Girl in Pinafore [1] ,兩者皆是官方名稱,但意義卻大不相同;筆者觀影過後的整體感受是偏向英文名稱的意義,它基本上是一個愛情故事,無庸置疑,我為其中揪心落淚的情節亦主要是男女主角間的分合,朋友或同學間那些相處風景是比較虛幻的,過於美好以至於不太真實,甚至在比對電影結局,男主角向女兒敘述與女主角的關係是「很好的朋友」 [2] 時,竟有種欲蓋彌彰、回憶塵封的意味在。 雖說是一部小清新的電影,但情節充滿習套:四個男生好友在參加新謠音樂比賽的過程中陸續認識四個女孩,年輕人湊在一起經歷比賽和生活上的種種,中間有不認同他們作為和關係的父母,也有嫉妒他們與之競爭的壞同學;原本在八個年輕人極力爭取後,各方面的事情都漸漸好轉,但女主角的逝去讓一切都回到原點。青春嘎然而止,大家各奔四方,只有在多年後四個男生各自成家立業後的聚會,以及男主角與女兒的短暫聚首當中,才能再回憶當年,只是女孩們大都已不知去向,留下一個只能以歌聲稍稍追憶的結局。 變動與懷舊 重新發現新加坡 那這部電影的特色在何處呢?《號外》雜誌 445 期沈旭暉 [3] 的影評 [4] 指出了「情節反映社會」以及「新謠重新被肯定」兩個面向。對於新加坡電影,首先要有的基本認知就是審查制度,在那樣一種政體下所發展出來的對電影藝術創作與議題表達的限制是很嚴重的,也因此沈旭暉對於電影觸及到社會敏感層面的部分有一些值得注意的觀察,但筆者也有一些不同的看法。   首先是關於新加坡家長式管治。作者談到女主角母親具有「虎媽」的形象,實際上女主角母親的嚴厲,還有崇尚外國的優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