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6月, 2014的文章

《七個猶太小孩》演出所引發的「政治劇場」省思

舊作新詮挑動敏感神經     前陣子看了新銳導演葉泓伸在大直穆勒咖啡館的演出《七個猶太小孩》 ( Seven Jewish Children: A Play for Gaza , 2009) 之後,頗有些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觸。演出時正值太陽花學運末期,《七個猶太小孩》這樣一齣政治劇似乎挑起了種種敏感神經,筆者在看戲之前已經先有些想像,看戲後則各式聯想不斷擴大,也對這部劇作有了新的看法。     《七個猶太小孩》是英國名劇作家卡瑞兒 ˙ 邱琪兒 (Caryl Churchill, 1938-)2009 年的作品,講述的是以巴衝突,觸發點是 2008-2009 年的加薩戰爭,並由此溯及以往的宿怨。敘事的形勢是祈使句,以 ”Tell her/ Don’t tell her” 開頭,幾乎是一句一行,沒有固定的發話者,邱琪兒在劇本的前言寫下:「 戲裡沒有出現小孩。說話的是大人、父母,也可以是小孩的其他親人。台詞可以在角色間任意分配。每一場的角色隨著時間和小孩的不同而有所差異。演員人數不拘。 」 [1] 葉泓伸執導的演出也是這樣的形式,演員在段落與段落間快速轉換發話者的角色與位置,他所想要呈現的,是人們操弄 / 被操弄的關係。     葉泓伸為執導此劇本尋找資料的過程當中,他發現了有以色列、巴勒斯坦和西方媒體等各種不同說法。「 我沒有辦法確定真相是什麼的這個狀態,就讓我沒有辦法去涉入這些政治、宗教的一些議題,所以我就決定採取一個比較抽離的方式。 」他認為在劇場裡,導演或劇作家與觀眾的關係,相當類似劇中角色 ( 發話者 ) 與「小孩」的關係 [2] ,因為劇場本身是被操弄出來的幻境。 原作與改編的批判意識     筆者在大約三年前對邱琪兒做過初步研究,她的激進視野是以十分特殊的「節約」 (a certain economy of style) 風格來表現,對於複雜人性之刻劃都立足於令人驚奇的觀點。《七個猶太小孩》政治批判的火力猛烈,針對當時加薩戰爭引發了以色列與巴勒斯坦過往予外界印象之顛覆 [3] ,語言上模擬常人口語的片段,表現說 / 不說的「真相」與「印象」。     筆者對在今年的學運時間點上製作這個演出有所期待,當然這並非指一定要與當前的臺灣處境連結,我所關心的是政治意識的展現。政治意識指的是邱琪兒欲討論的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