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竊聽風雲3》-「港人治港」的縮影
香港故事的新局 香港的「佔領中環」行動已經持續一個月左右(寫作時間),「遍地開花」的自發佔領行為已然演變成「佔領金鐘」、「佔領銅鑼灣」和「佔領旺角」。大大小小的衝突與行動都讓香港人的形象轉變,從過往的政治冷漠走向積極發聲。這當然是一種為時勢所趨的公民覺醒,除了對於普選的美夢遲遲未能兌現以外,經濟資源的分配不均是香港人間揭竿而起的重要原因之一。 筆者在前期的文章談過《香港仔》,這部電影從新的角度呈現香港人的性格,與《香港仔》同樣可作為 2014 年香港電影的重點觀察對象《竊聽風雲 3 》,則如一篇嚴謹的「經濟如何影響人性的論文」。《竊聽風雲》系列從「竊聽」行為做為劇情的穿針引線,第一集中規中矩地表現警方竊聽卻監守自盜的行為,第二集則將「竊聽」的形式在復仇與商謀當中玩到極致,第三集「竊聽」有點介於前兩集間的功能,但有點位居關鍵配角,編導麥兆輝和莊文強將焦點擺在了新的主題發掘:香港的土地如何被剝奪的過程。 「竊聽」在此依然是商業和犯罪事實的真相揭露媒介,但是更有趣的是,這次的主題本身進一步拓展了《竊聽風雲》系列製作的特色:即「中港合資」的合作模式下,香港電影還能呈現何種議題的能量?香港除了警匪鬥智與為錢為利的故事外還有什麼可說的?對於當前香港不斷醞釀以致爆發的運動能量,做為藝術創作者的反應是什麼? 從新界見香港 兩位導演選擇了新界來做主場景。新界是香港三大區域之一,也是最晚發展的區域,殖民地時期政府為了發展新界,提供當地的男性居民年滿十八歲即可申請建造一幢在許可範圍內最高三層的「丁屋」,且無須繳付地價稅的政策,擁有這項權利的新界男性居民即稱其擁有「丁權」;這項如同福利的政策發展多年,發生不少土地佔用與特權爭議,至今則面對存廢問題。兩位導演則以此為題,呈現地權變化如何影響一地的權力結構與文化改變。 故事中一同長大的幾個兄弟,為了謀求更多利益,與中國來的富商合作,以低價大量收購「丁權」以申請建造高樓豪宅,而這當中有人因利被害,互相背叛,收購勢力形成當地惡霸;最後在自己人良心發現,不願與之同流合污的鬥爭中,這個勢力走向毀滅,而新界得以擁有重生的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