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1月, 2017的文章

《熊幸福騙局》:揭開童年真相之後,我的生活

本文初刊傳送門http://artmagazine.com.tw/ArtCritic/article1830.html 正式初刊傳送門http://artnews.artlib.net.tw/256/2032/%E3%80%8A%E7%86%8A%E5%B9%B8%E7%A6%8F%E9%A8%99%E5%B1%80%E3%80%8B.html 這部片簡直是生命教育,特映會也算是口碑場,上到金馬影展觀眾票選第五名,確是佳片。 今年在日舞影展首映的《熊幸福騙局》(Brigsby Bear, 2017),先於金馬影展參展前舉行特映,本片亦被選為坎城影展國際影評人週閉幕片,傳媒評譽為本年度最動人的美國獨立電影之一。[1]故事敘述25歲宅宅大男孩詹姆斯和父母生活在郊外的地底房屋裡,從沒離開過;他最愛鎮日反覆觀看電視節目《熊熊布利司比的冒險》,幾乎當成學業在研究。有一天他爬上自家「屋頂」[2],遠遠看見不知名的物體靠近(警車),他驚慌地跑回家通知父母,但眼看一群陌生人衝進來將他與父母硬生生分開並分別帶走時,詹姆斯的世界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略帶哀傷的起點 故事很簡潔地交代了詹姆斯原是在襁褓時期就被拐帶的孩子,他在了解到這般殘酷的真相之後也見到了自己的原生父母。從其後的情節來看,前頭的綁架囚禁設定相當捉人眼球,觀眾不得不為詹姆斯不見天日的童年感到惋惜;然而導演戴夫麥卡利(Dave McCARY, 1985-)卻以相當獨特的喜劇手法,為這個大男孩創造一場新的人生大冒險。 關於詹姆斯的經歷,特別是他看世界的方式,被我稱之為「熊熊布利司比世界觀」。詹姆斯自童年以來接受的教育,還有對世界的認識,有很大一部分是來自《熊熊布利司比的冒險》—這個由其「假父親」泰德製作、自導自演的電視節目。詹姆斯做為唯一的觀眾,他藉由觀看而潛移默化了諸多知識與觀念,房間裡所有的用品也全是熊熊布利司比的圖案,也就是說,在25歲以前,除了假父母外,熊熊布利司比是唯一與之相伴的對象。 當詹姆斯坐在警車裡,望向窗外,他詢問警察是否應該給他一個防毒面具,警察告訴他外面的世界是很安全的;他屏住鼻息,打開車窗,在勁風吹拂下勇敢地呼吸了第一口氣。這就像是一種儀式,代表他正式進入了與過往完全不一樣的世界。對於真實世界的陌生社會,他猶如遲來的新生兒,在朦朧未知的混沌中,漸漸開展不一樣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