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幸福騙局》:揭開童年真相之後,我的生活

本文初刊傳送門http://artmagazine.com.tw/ArtCritic/article1830.html
正式初刊傳送門http://artnews.artlib.net.tw/256/2032/%E3%80%8A%E7%86%8A%E5%B9%B8%E7%A6%8F%E9%A8%99%E5%B1%80%E3%80%8B.html

這部片簡直是生命教育,特映會也算是口碑場,上到金馬影展觀眾票選第五名,確是佳片。

今年在日舞影展首映的《熊幸福騙局》(Brigsby Bear, 2017),先於金馬影展參展前舉行特映,本片亦被選為坎城影展國際影評人週閉幕片,傳媒評譽為本年度最動人的美國獨立電影之一。[1]故事敘述25歲宅宅大男孩詹姆斯和父母生活在郊外的地底房屋裡,從沒離開過;他最愛鎮日反覆觀看電視節目《熊熊布利司比的冒險》,幾乎當成學業在研究。有一天他爬上自家「屋頂」[2],遠遠看見不知名的物體靠近(警車),他驚慌地跑回家通知父母,但眼看一群陌生人衝進來將他與父母硬生生分開並分別帶走時,詹姆斯的世界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略帶哀傷的起點

故事很簡潔地交代了詹姆斯原是在襁褓時期就被拐帶的孩子,他在了解到這般殘酷的真相之後也見到了自己的原生父母。從其後的情節來看,前頭的綁架囚禁設定相當捉人眼球,觀眾不得不為詹姆斯不見天日的童年感到惋惜;然而導演戴夫麥卡利(Dave McCARY, 1985-)卻以相當獨特的喜劇手法,為這個大男孩創造一場新的人生大冒險。

關於詹姆斯的經歷,特別是他看世界的方式,被我稱之為「熊熊布利司比世界觀」。詹姆斯自童年以來接受的教育,還有對世界的認識,有很大一部分是來自《熊熊布利司比的冒險》—這個由其「假父親」泰德製作、自導自演的電視節目。詹姆斯做為唯一的觀眾,他藉由觀看而潛移默化了諸多知識與觀念,房間裡所有的用品也全是熊熊布利司比的圖案,也就是說,在25歲以前,除了假父母外,熊熊布利司比是唯一與之相伴的對象。

當詹姆斯坐在警車裡,望向窗外,他詢問警察是否應該給他一個防毒面具,警察告訴他外面的世界是很安全的;他屏住鼻息,打開車窗,在勁風吹拂下勇敢地呼吸了第一口氣。這就像是一種儀式,代表他正式進入了與過往完全不一樣的世界。對於真實世界的陌生社會,他猶如遲來的新生兒,在朦朧未知的混沌中,漸漸開展不一樣的人生。

帶著童年熊玩伴 勇敢前行

在他被原生父母接回後,其與眾不同的性格和異於常人的認知,讓他與周遭親友顯得扞格不入。我們總是會預期遭遇過綁架囚禁的人在原生家庭和綁匪間的情感掙扎,將使得題材處理上會陷入嚴肅沉重的境地,然而導演巧妙地將詹姆斯的掙扎心理全數轉移到熊熊布利司比身上,藉由他對於卡通人物的依戀,帶出同樣的矛盾,但同時又不落入悲情窠臼,而以喜劇手法和溫暖氣氛的營造,訴說一個25歲大男孩回到現實社會的成長過程。

熊熊布利司比先是做為詹姆斯的情感投射,其後他漸漸將熊熊布利司比當成了自己,因此卡通人物的冒險情節,也是詹姆斯的人生經歷。詹姆斯在生活中摸索出的一條新路,即是將熊熊布利斯比未完的冒險故事,以拍電影的方式新編完結;從他與新朋友解說故事概念的一景中,我們看到了兩者的疊合:熊熊布利司比必須想辦法打敗太陽大盜(原來的故事),同時牠也必須處理好自己的身世問題,並要讓外界知道,牠的「邪惡父母」並不是大家說的那樣壞(詹姆斯代入自身的處境)。

《熊熊布利司比的冒險電影版》的拍攝是詹姆斯在社會化過程中,自我適應的一種方式。由詹姆斯引導的故事既是指向了他自己,也藉由外部的拍攝取景過程讓他得以定位自己重新出發的起點;透過妹妹和朋友們間的分享磨合,以致警察、原生父母和原節目班底[3]參與排演製作的過程,詹姆斯表現了對於生命的至真熱情。他的周遭親友在最初顯見是採取包容但並不理解的態度,甚至也有許多矛盾尷尬、左右兩難的時刻,然而在擁有一顆純真赤子之心的大男孩面前,他們亦漸投入與之建立的關係,並在熊熊布利司比的世界裡,找到彼此最佳的相處模式。

詹姆斯是幸運的,因為導演選擇以輕放題材的方式,給予一個相對溫和的社會環境,讓殘酷真相所致的傷痕能被溫柔撫慰。當《熊熊布利司比的冒險電影版》的製作接近尾聲時,詹姆斯發現熊熊布利司比的配音仍需要最好的詮釋者—創造這個角色,也創造他25歲前的人生的假父親泰德。監獄裡的這場會面是兩人對於過去的釋然,當假父親泰德拿起劇本時說了一句:「我也想看看由你引導的故事會是怎樣發展的。」其實這也是一次驗收的過程,驗收詹姆斯在現實社會裡的成長成果;從過去因他人私欲而被禁錮∕保護,詹姆斯透過電影的拍攝和公映,對最喜愛的熊熊布利司比進行自我的詮釋,由此而能建立自身在現實世界的位置,以及與他人和社會的相處之道。

詹姆斯如此突出的人物設定與背景鋪陳,實來自於詹姆斯的飾演者,同時也是本片編劇之一的凱爾穆尼(Kyle Mooney, 1984-)自己曾經的生活體驗,特別是那些尷尬、敏感的情緒歷程,以及對於懷舊的迷戀。為了突顯詹姆斯的童年年代和人物矛盾,導演麥卡利與創作夥伴穆尼從其出生成長年代的兒童節目中發掘靈感,從而發現了隻名為Prayer Bear的熊玩偶。Prayer Bear熊玩偶原是節目裡宣揚積極生活的形象代表,但其聲偶呈現的方式,從今日眼光來看卻顯得有些詭異奇特,創作者即是將這種古怪感覺放入電影裡,讓觀眾更加體會詹姆斯的處境。[4]

詹姆斯與熊熊布利司比最初帶給觀眾的感受就是如此的反差,而這也勾起了我們的好奇心。透過詹姆斯與熊熊布利司比的形象疊合,其童趣淡化了他的不幸身世,間接地表達了他在社會化過程裡曾經遭遇過的挫折、沮喪和矛盾。如此匠心獨運的構思,讓電影主題的呈現不致過於煽情厚重,也使這段遲來的人生冒險更加深入人心,亦撫慰曾感艱辛的心靈,找到繼續生活的動力。


[1]台北金馬影展《熊幸福騙局》介紹
http://www.goldenhorse.org.tw/film/programme/films/detail/1748

[2]詹姆斯住在地底房屋,上地面就已是「上到堤上」;他看見警車時是站在房頂延伸的小山丘,故我概稱為「屋頂」。

[3]《熊熊布利司比的冒險》有一對「微笑姊妹」角色,其少女演員當初是為賺零用錢而參演,並在綁架新聞曝光後才得知真相。詹姆斯找她加入電影版拍攝,也告白自己在少年時期對其迷戀,終令這位唯一的節目班底加入,並在大銀幕呈現感情戲。

[4]參考Wikipedia的Brigsby Bear詞條https://en.wikipedia.org/wiki/Brigsby_Bear,以及相關訪談文章https://www.theverge.com/2017/8/5/16100066/brigsby-bear-interview-kyle-mooney-dave-mccary-mark-hamill寫成。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金都茶餐廳試解

[轉貼]經典戴帽抓頭文-余光中-狼來了

分離很容易,但相繫何其困難— 重讀齊格蒙.包曼《液態之愛:論人際紐帶的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