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6月, 2017的文章

如旋風一般襲擊你我的心智—讀艾茵.蘭德《源泉》

本文初刊於http://artmagazine.com.tw/ArtCritic/article1712.html 正式出刊http://artnews.artlib.net.tw/246/1959/%E5%A6%82%E6%97%8B%E9%A2%A8%E4%B8%80%E8%88%AC%E8%A5%B2%E6%93%8A%E4%BD%A0%E6%88%91%E7%9A%84%E5%BF%83%E6%99%BA.html 寫在劇場演出之前         假如一個作家只是為他自己的時代而寫作,那我就得折斷我的筆,放棄寫作了。 — 維克多.雨果 (Victor Hugo,1802-1885) [1]         這是赴觀 2017 年 TIFA 荷蘭阿姆斯特丹劇團《源泉》的前置作業。對於即將到來的演出,我看見宣傳上男演員如苦行僧的形體,帶有枯槁的滄桑感,想像著這可能是一齣悲劇;宣傳文字裡簡介了《源泉》的故事,以男主角驚世的爆炸之舉,其個人對抗社會 / 世界的力量,正正吸引了我。         演出未至,懷著對英雄主義的浪漫懷想,我展書閱讀。但是就在最初的序言裡,作者艾茵.蘭德很明確地告訴了她的讀者「 既然我的創作目的是表現一個理想人物,我就必須界定和表現可能造就他以及他的存在所需的條件。」「這個體系,很顯然,便是競爭的自由資本主義。 」 [2] 她以擁護自由放任資本主義的信念塑造了男主角霍華德.洛克—一個擁有極高天賦的建築師,以自身最美好而出色的特質去回報社會,其個人精神來自自我生成,同時也是理性的利己主義者。 霍華德.洛克像是一個烏托邦式人物,他從不懷疑自身能力,也不需自評為天才,只要確保自己可以獨力創造即已足夠。這在今天的社會裡是不常見的,因為在現實社會中,集體主義才是信條,人們在根本上受制於這個約束。艾茵.蘭德將他在書裡戲劇化的人生確定為「 人類崇拜 」 [3] ,然而這並非宗教上的意義,而是「 那些能夠看出並努力實現人類最大潛能的人 」 [4] 。作者透過霍華德.洛克,直指人類才是目的,才是世人應該盡全力去覺察...

《血與玫瑰樂隊》—形式正在摸索,但真相仍失落

本文刊於http://artmagazine.com.tw/ArtCritic/article1701.html 一切從「理查三世」開始 2014 年,王嘉明導演以莎士比亞 (William Shakespeare, 1564-1616) 的歷史劇《理查三世》 ( Richard III , 約 1591) 為主本發展出《理查三世和他的停車場》,並於臺北藝術大學作為學期製作公演; 2015 年,導演再以 2014 年的公演為藍本,進一步在國家戲劇院推出《理查三世》。北藝學製已然展現出強而有力的後設結構,到劇院版本時,更被當時的觀眾稱為「神劇」。 我看過《理查三世和他的停車場》,我一向信任北藝學子的演出能量,也喜愛王嘉明導演的創作思維。當時這齣戲也未讓我失望,無論是舞臺調度、劇本整合或聲演實驗都令人驚艷,同時我也相當認可導演對莎翁戲劇的理解與呈現。莎翁的歷史劇向來不容易入讀,因為其劇本的人物之眾多、情節之複雜,若非當時人不能盡數釐清,尤以英法二國的王室貴族多所重名,愛德華、理查、瑪格麗特和伊莉莎白這些名字不僅菜市場甚至輪及祖孫,再加上如「風水逝家」一般的劇情發展,現今來看簡直又臭又硬,讓人看過即忘、昏昏欲睡。 王嘉明導演在當時的處理方式多元而有特色,人物造型之間有所區別外,還採取男性角色由真人飾演,女性角色由人偶操作,以及設計停車場分區牌為紅白色的轉換,進而呈現英國「玫瑰戰爭」當中改朝換代的複雜人事關係,讓這樣一個龐大的歷史背景立體不少;戰爭場面以節奏有力的群舞展現,場面震撼,現在想來仍舊印象深刻。之後 2015 年的《理查三世》能夠成功, 2014 年版本是一個紮實的基礎。 又是「理查三世」 今年,王嘉明導演再從前兩版延伸,以「重新混音」的形式推出《血與玫瑰樂隊》,他所依循的演繹脈絡,是前兩版裡非常重要的元素—聲身分離。北藝的版本裡,他將人物的「聲」「演」分開,「演」的是現場,「聲」則現場或預錄皆有,當時論者已視此為「人物話語權之剝離」,這種聲身分離的方式在我看來亦在很大程度上加強了演員能量的穩定度,進化至 2015 年版時,據說此手法更趨極致,在專業演員的演繹下隱喻也更強 [1] 。然而這樣的創新手法,在此次《血與玫瑰樂隊》當中被弱化了,聲身分離仍在,但加入了「眾聲喧嘩」的雜訊。 王嘉明導演意圖讓觀眾見證歷史,目擊解剖...

《比海還深》─重新感受「家之味」

本文刊載於http://artmagazine.com.tw/ArtCritic/article1700.html 正式出刊於http://artnews.artlib.net.tw/245/1948/%E3%80%8A%E6%AF%94%E6%B5%B7%E9%82%84%E6%B7%B1%E3%80%8B%E2%94%80%E9%87%8D%E6%96%B0%E6%84%9F%E5%8F%97%E3%80%8C%E5%AE%B6%E4%B9%8B%E5%91%B3%E3%80%8D.html 是枝裕和的「家」 看到阿部寬和樹木希林的組合,就期待導演是枝裕和又一篇精彩的家庭剖析。回溯至 2008 年,是枝裕和以非常精準而節約的方式,交出了《橫山家之味》這樣一部戮力在情感細節上的作品,猶記得當初觀看時背脊上寒毛直豎的感覺;當時不少為文在讚揚導演溫馨家庭意象的營造,然而我卻從中嘗到根刺,感受到家庭裡不可名狀的糾葛,家人間此消彼長的隱忍,藉家族和諧的由頭,維持必須的平衡。 《橫山家之味》以一個家庭必須團聚的日子為起點,以家庭成員各自的行動與對話為輔,僅僅在一天的時間線裡,將人物性格與關係完全展露,並巧妙交織出「家族史」的過往,在平淡劇情中整出緊密完整的結構,於我而言印象深刻且震撼:是枝裕和從來不是親切的創作者,他所刻劃出的某種光亮家庭圖像,實是暗潮洶涌的矛盾體。家庭是避風港,也可能是起風的地方,這是《橫山家之味》裡家庭所展現的兩面性。 八年後,導演是枝裕和推出《比海還深》,當時我就激動莫名,希望能夠再探一次導演獨特的敘事風格,以及那些細微的瑣事小節,是如何構築我們的當代生活。觀看後我深思許久,《比海還深》所展現的「家庭 — 社會」樣貌,與我預期頗為不同,導演的關注從家庭整體性的平衡,轉向主角個人的脈絡刻劃。 人物的共性與突破 讓我將兩部電影連結比較的元素,在於樹木希林與阿部寬這對母子組合,阿部寬在兩部電影裡的角色皆名「良多」,其家庭組成也有一些鬆散的共性,頗能互相觀照。我認為兩部電影最關鍵的差異,在於《橫山家之味》是以樹木希林為貫穿故事的動能,由她而撐起整部電影的喜怒哀樂;《比海還深》則讓阿部寬成為最大的被凝視對象,家庭興衰繫於他,而他也重蹈「家族史」那些必然的覆轍。 兩部電影中都有一個隱藏角色:死去的家庭成員。《橫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