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旋風一般襲擊你我的心智—讀艾茵.蘭德《源泉》
本文初刊於http://artmagazine.com.tw/ArtCritic/article1712.html
正式出刊http://artnews.artlib.net.tw/246/1959/%E5%A6%82%E6%97%8B%E9%A2%A8%E4%B8%80%E8%88%AC%E8%A5%B2%E6%93%8A%E4%BD%A0%E6%88%91%E7%9A%84%E5%BF%83%E6%99%BA.html
正式出刊http://artnews.artlib.net.tw/246/1959/%E5%A6%82%E6%97%8B%E9%A2%A8%E4%B8%80%E8%88%AC%E8%A5%B2%E6%93%8A%E4%BD%A0%E6%88%91%E7%9A%84%E5%BF%83%E6%99%BA.html
寫在劇場演出之前
這是赴觀2017年TIFA荷蘭阿姆斯特丹劇團《源泉》的前置作業。對於即將到來的演出,我看見宣傳上男演員如苦行僧的形體,帶有枯槁的滄桑感,想像著這可能是一齣悲劇;宣傳文字裡簡介了《源泉》的故事,以男主角驚世的爆炸之舉,其個人對抗社會/世界的力量,正正吸引了我。
演出未至,懷著對英雄主義的浪漫懷想,我展書閱讀。但是就在最初的序言裡,作者艾茵.蘭德很明確地告訴了她的讀者「既然我的創作目的是表現一個理想人物,我就必須界定和表現可能造就他以及他的存在所需的條件。」「這個體系,很顯然,便是競爭的自由資本主義。」[2]她以擁護自由放任資本主義的信念塑造了男主角霍華德.洛克—一個擁有極高天賦的建築師,以自身最美好而出色的特質去回報社會,其個人精神來自自我生成,同時也是理性的利己主義者。
霍華德.洛克像是一個烏托邦式人物,他從不懷疑自身能力,也不需自評為天才,只要確保自己可以獨力創造即已足夠。這在今天的社會裡是不常見的,因為在現實社會中,集體主義才是信條,人們在根本上受制於這個約束。艾茵.蘭德將他在書裡戲劇化的人生確定為「人類崇拜」[3],然而這並非宗教上的意義,而是「那些能夠看出並努力實現人類最大潛能的人」[4]。作者透過霍華德.洛克,直指人類才是目的,才是世人應該盡全力去覺察的情感存在。
給每一代人的試煉
透過理解艾茵.蘭德的意圖,我放棄對霍華德.洛克的英雄寄託,轉而去感受他所處的世俗狀態,而那是作者真正要讀者感受的試煉場。故事的主場景在紐約,圍繞於此發生的事件與行為,都與今日沒有太大的差異。這正是作者寫作的目標之一:不僅僅是為她所處的時代而寫作,而是藉由她的寫作去表達一種能持續發展的世界觀。她自己對《源泉》的評價:「它是對青年志氣的認可,同時它歌頌了人類的光榮,顯示了人類的可能性有多大。」[5]。
艾茵.蘭德為這本小說設定了四章,每章以一個書中人物為名,相對於最後一章「霍華德.洛克」,前三章分別以與他走上相反人生道路的「彼得.吉丁」,與他價值觀完全對立的「艾爾沃斯.托黑」,以及反應他所處之社會的一名主宰者「蓋爾.華納德」為結構,展現男主角必須面對的世界。以人名為篇章並非是逐換觀點式的各說各話,所有人物都是共同的線性發展,僅是依憑作者設定的時間線,時而顯得重要,以此映襯世人的沉浮。
在尋找小說資料時,我曾看到網友評論:「也許一輩子都成不了霍華德.洛克,但絕對不要成為彼得.吉丁。」[6]這樣一種二元式的看法在我閱讀小說時不斷縈繞在腦海。彼得.吉丁在第一章裡舉足輕重,艾茵.蘭德以極大的力氣描寫他用盡心機爬到建築界的高位,但到了後面三章,他跌得出奇地快,終至輕如鴻毛,哀頹度日。
我們都可能是彼得.吉丁
彼得.吉丁的經歷被解讀成與男主角完全相反的人生圖像,事實上他在其中曾迸發的理想又或是掙扎的心境,正指出了社會中大多數人走過、或即將走上的道路。因為讀者都恐懼自身會平庸碌碌,才會在閱讀中將希望投射在霍華德.洛克的身上,但這其實是不可企及的嚮往。彼得.吉丁是大多數人的縮影,「不要成為彼得.吉丁」是一句不夠透徹的警語,因為他代表一種生活處境,即使卑微卻仍值得看重。
艾茵.蘭德與霍華德.洛克真正要對付的,是所謂的「二手貨」,也就是那些鼓吹大眾要犧牲奉獻,宣揚利他主義的收割者們。這些二手貨們以艾爾沃斯.托黑為代表,他是紐約大報社裡的專欄作家,以筆桿為武器,從建築、藝術以至社會評論,一步步成為意見領袖。這也許是所有寫作者都奢想的人生,然而他的野心不僅止於此,他擅於以豐沛廣博的知識迷惑大眾,「知識就是權力」由他發揮得淋漓盡致,有許許多多毫無主見的人們仰賴他「二手的看法」過活,而他亦藉此反過來控制人們的心智,並挾以占用人們的意志,假借為發聲者,攻擊那些不受動搖的創造者,目的是希望獲得控制世界的權力。艾爾沃斯.托黑的所作所為聽起來毫不陌生,對吧?
艾茵.蘭德認為「每一代人中,只有少數人能完全理解和完全實現人類的才能,而其餘的人都背叛了它。」[7]她對二手貨的批判,從開篇就有鋪陳—霍華德.洛克與建築系系主任爭論時下流行對文藝復興的崇仰,在建築業已是公認的審美規則;霍華德.洛克卻指出了文藝復興對於古希臘的模仿—亦即二手的移植是完全沒有意義的,他提問並表明了他對「創造」的看法:
一座航廈的服務目的,與巴特農神殿的用途是不一樣的。每一種建築形式都有自己的意義。每個人都創造著自己的意義,具有自己的形式,抱有自己的目標。為什麼別人所做的事那麼重要?為什麼僅僅因為它不是你自己的作品,它就變得神聖了呢?[8]
當時下都奉模仿為圭臬,即是剝奪了人類的創造力與可能性,霍華德.洛克在接下來的人生裡都在尋找答案。
人不應為「二手貨」所統治
艾茵.蘭德選擇建築為主題,在我看來,她著重的是建築的多重性:兼有人文與藝術的本質,同時需要理性思考的科學性,以及大型公共建築才能介入社會的有機性,由此而發展出學院裡關於風格的辯論,再到執業後與市場的拉扯,進而使建築進入大眾視野成為公共議題。艾爾沃斯.托黑抓住這股潮流的脈絡,加上他所有的「二手知識」,成為了無知者的道德楷模。
艾爾沃斯.托黑以這種二手替代的集體主義與霍華德.洛克暗戰,並在這過程中取得更高的地位,甚至取代了舊秩序—蓋爾.華納德。蓋爾.華納德是一種秩序,由他所代表的大環境,提供了另外三個人物的表現機會,他所掌控的媒體事業,既能吹捧出偽君子,也能接納真勇者。他的失敗來自他的省悟,但他的重生也是來自他的省悟。他以某種自毀的方式阻止了艾爾沃斯.托黑的繼續壯大,留下資源,供霍華德.洛克,真正的創造者,築起精神的紀念碑。
最後,我想談談霍華德.洛克,這個人物並不是英雄。我認為他是艾茵.蘭德的意志,而且是堅如頑石的作家代言人。他既是主角也是社會的旁觀者,冷酷理性且冷靜自持,以至於不像一個真正的血肉之軀;他的激情隱蔽難解,爆炸案如同作家賦予他必須解答的出口,在被論者詬病教條的同時,卻又迸發使人信服的力量。
堅持住你的靈魂
霍華德.洛克並不是完人,他對他人和社會的無視,以及絕對的利己主義,都體現在旁人的觀點裡,甚至那「蔑視的占有」[9],孤注一擲的引爆,都更加突顯他予人的距離感。正如前述,我以為他代表了艾茵.蘭德的意志,同時也是她所期盼的資本主義理想:擁有非凡的天賦與才華,具有堅強的意志和獨立的創造力,人類應該要擁有跨越任何界線和範圍的能力[10],並且得到完全的自由。
由此則霍華德.洛克已完成他代言的使命,繼續他的建築生涯了。在經歷《源泉》裡迭變的遭遇和辯證的洗禮後,我將帶著一種強烈與飽和的感覺走進劇場,看看如今的世界,會如何承繼《源泉》為人們開闢的那條道路。
讓我以霍華德.洛克對人類可貴潛能的發言作結:
普羅米修士被鎖在岩石上任憑禿鷹撕裂啄食—因為他從眾神那裡偷來了火種。亞當被判罪去受苦—因為他偷吃了智慧樹上的果實。無論是什麼樣的傳說,在人類記憶深處的某個角落,人類知道他自身的光榮是與那第一個人分不開的,而且清楚那個人為他的勇氣付出了代價。[11]
—節錄自霍華德.洛克的法庭自辯(艾茵.蘭德《源泉》)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