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旋風一般襲擊你我的心智2—《源泉》的電影改編

本文刊於http://artmagazine.com.tw/ArtCritic/article1714.html
正式出刊於http://artnews.artlib.net.tw/249/1981/%E5%A6%82%E6%97%8B%E9%A2%A8%E4%B8%80%E8%88%AC%E8%A5%B2%E6%93%8A%E4%BD%A0%E6%88%91%E7%9A%84%E5%BF%83%E6%99%BA.html

寫在劇場演出之際[1]

        憑著一股執著精神,我終於找到由小說《源泉》改編,且正是艾茵.蘭德親自編劇的同名電影。《源泉》小說出版於1943年,電影則出品於1949年,可以說是迎著小說暢銷的勢頭而推出。整部電影給人的感覺,就像是在上一堂現代主義的精華課程,裡面包含建築的現代美學和政治的個人主義,在情節的安排上大幅縮編,讓觀眾以快速的節奏重溫故事。
        這樣一個「再創造」的過程相當有趣,我們可以從中觀察艾茵.蘭德在改變媒介後的取捨,以及當小說進入電影製作時,它會如何被拆解與呈現,以取得最多的矚目。這部電影距今已有68年,大部分的評價都認為電影比不上小說,然而在部分關鍵情節的處理上還是頗有吸引之處。就我的觀點,這部電影在藝術上雖未達成很高的成就,主要目的亦是彰顯作家的故事主旨,但在透露訊息的過程裡,我們仍可看到一些透過電影才能呈現出的魅力。
        《源泉》予人最深的印象在於節奏很快,相對的鋪陳篇幅也少,這似乎表示艾茵.蘭德在編劇上假定了觀眾對故事的熟悉度。電影從開始就讓霍華德.洛克無故地遭遇挫敗劇本已然拋棄了他的學院養成和棄學,也未能以他進入建築行業的一波三折去側寫他的性格與態度,對於他與恩師亨利.卡麥隆間的深厚情誼亦沒有太多著墨。

篇幅縮編後的原意曲解

我們在電影的初始只看到一個事業不佳、不太得志的建築師正被動地接受這個社會對他的漠視。他經常感到無奈,但他並不願意改變自己的堅持。這樣一種形象確實很符合霍華德.洛克,但卻過於明確而不夠有想像力。觀眾必須要等到他在曼哈頓銀行建案上與董事會的爭論場面,那句"I don't build in order to have clients.I have clients in order to build."(我不想為了擁有客戶而建造房屋。我是為了建造房屋,而擁有客戶。)[2]的台詞一出,我們才能了解其不願跟隨流行、堅持自我風格的態度,而這使他在社會上窒礙難行。 
然而這樣的畫面和行動並不足以顯示霍華德.洛克完全以自己的意志為依歸的執著,當劇情發展至他在採石場工作的一幕,即很容易被解讀成他放棄了他的事業。這部電影在網路上可見到的一個特殊譯名《慾潮》,就是如此敘述:
講述一個具有理想主義的建築師,因為不肯向世俗妥協,本想隱姓埋名做一名打石工過自在的生活,可是在遇上一名行為嬌縱的女記者後,又激起了他爭勝的雄心。幾經波折,終於能按自己的理想建築一幢摩天大樓。[3]
這樣簡略的介紹幾乎曲解了小說的原意,令人以為這是一部言情而俗濫的作品,而這種誤譯除了百度百科作者的誤解和電影出品時間過於久遠外,最主要的原因即在故事的刪減,造成了資訊傳達無法完整的缺憾。
當然以電影製作的角度來考量,刪減是必然的選擇,但是經過刪減的故事應要有能夠突出的重點。劇本基本上已經完全犧牲了彼得.吉丁,對於艾爾沃斯.托黑的塑造也是膚淺而急躁的反派。艾茵.蘭德作為「上帝之手」,在霍華德.洛克的反擊之前就已經為他掃清了「二手貨」的障礙,連帶使男主角變得薄弱而無確切的著力點,十分可惜。

缺席的「史托達神殿」

艾茵.蘭德在書中傾注了大量心力去描寫「創造者v.s二手貨」的戰爭。以艾爾沃斯.托黑為代表的二手貨以報紙媒體為主攻,霍華德.洛克則以一幢又一幢的建築傑作回敬。這場戰爭的大部分焦點都放在了最後霍華德.洛克扛著炸藥包炸毀科特蘭德社會住宅一事這自然是由於事件的爆炸性,同時作為故事最後的高潮,其捉人眼球的程度無庸置疑。
然而科特蘭德事件只是水到渠成的總結,真正令「個人主義v.s集體主義」能夠旗鼓相當、你來我往的角力戰場,實以艾爾沃斯.托黑設局的史托達神殿事件為關鍵,但在電影裡卻完全被刪除了。在「艾爾沃斯.托黑」一章裡,作者不僅詳述艾爾沃斯.托黑的崛起,更讓霍華德.洛克擁有一些志同道合的知音,這其中還包含他的愛人多明妮卡.弗蘭肯。
       二手貨們的攻勢愈凌厲,則霍華德.洛克和他夥伴間的情誼與自由精神愈加可貴。史托達神殿的設計案,也是霍華德.洛克投入最多心力的建築(甚至超越科特蘭德住宅),這其中對於美學的要求也最多,因此當二手貨的陰謀曝了光,霍華德.洛克所陷入的苦痛才是最挫敗的,此事也成為他與多明妮卡.弗蘭肯感情糾葛的重要分水嶺。電影裡對於史托達神殿事件的完全忽略,也令多明妮卡.弗蘭肯在為自由和愛情所做的選擇變得「嬌縱」,而不再與霍華德.洛克齊平於同一種精神裡。我認為這是編劇上對於整體故事最大的錯拆,並令事件推進的動力大幅減弱,許多次要但有意思的人物被犧牲,卻沒能突顯主角們應有的份量與其所承載的指標意義。 

給我一個觀看的理由

當然電影還是有出彩之處,多明妮卡.弗蘭肯的選角是全片最佳,演員帕翠夏.尼爾(Patricia Neal, 1926-2010)詮釋這位充滿智慧、希冀自由與瀟灑的女性可說是神韻獨到,在扮相上也能夠駕馭20多歲至30多歲的年齡段比起其他男演員的過於成熟和匠氣,帕翠夏.尼爾的演出頗有光芒,這也是論者多給予佳評的加分所在。
 艾茵.蘭德在編劇上給了蓋爾.華納德此角色較多的發揮,這在某種程度上彌補了小說對此人物定位的不確定性。他在電影裡非常稱職地賦予霍華德.洛克舞台,讚揚並為之奔走,當他迫於股東壓力而妥協,在社論上發表不利於朋友的言論時,他在雨中看見自己終其一生經營的報紙被踐踏,走上前並坐在街上,拾起報紙,那瞬時無奈的表情,可能是全片中最悲哀,也最真摯的鏡頭。他對霍華德.洛克所說的最後一句話"Build it as a monument to that spirit  which is yours and could've been mine."(把他建成一座紀念你那種精神的紀念碑吧……而本來也可能成為我的)[4]顯示了這個角色的悲劇性與其省悟,電影為他多加了一個自殺的場面[5],暗示著由他所代表的舊觀念與秩序已然逝去。

建築,不可越過的主題

關於對建築的表現,電影製作對於草圖和建築實景的呈現十分細膩,這是在小說中無法完全體會,而在透過媒介轉換後得以呈現的作家想像。艾茵.蘭德在書中很明確地表示了她對古典風格的厭惡,她讓霍華德.洛克對於岩石、木材和鐵礦等深入想像,力圖從其中挖掘出豐富的建材,在建築構思上從環境的本質出發。
艾茵.蘭德心中的霍華德.洛克究竟是誰呢?從既有的資料來看,她相當欣賞法蘭克.洛伊.萊特(Frank Lloyd Wright, 1867-1959),當時要製作此部電影,她也是向華納影業要求由萊特設計場景,但之後因為萊特的費用太高加上建築師本人的拒絕才作罷。電影中所見的設計圖和場景,後來是由曾受建築學訓練但從未實作的藝術指導愛德華.卡雷爾(Edward Carrere, 1906-1984)[6]實施設計。 
事實上萊特和卡雷爾所認可的建築風格是不一樣的,因此電影裡所見的建築場景並不完全符合艾茵.蘭德的想像,並且分以萊特「草原式建築」和卡雷爾所依循之「國際風格」去呈現[7]。建築學歷史和風格可暫擱一旁,我所著重的是電影裡將建築草圖與實景(場景)的幾個對照畫面,都讓人感嘆電影所能達到的迷人技術:具現小說中的世界,盡力地說服了觀眾,讓我們看見了那些見證過主角驚人天賦的所在。 
《源泉》電影或許不是盡如人意的改編,形式化的敘事也非創新,但我在觀賞時仍很投入,這當中帶著我對原著的喜愛與對電影改編的期待,也因此刻求了細節的考究,實際上這部電影在現在看來仍頗具吸引之處。《源泉》的影像化改編並不容易,可說是一座大山般的作品,如何在主題、形式和人物間拿捏取捨,考驗未來有志者的創造力。


[1] 開始寫作於劇場演出之前,完稿於之後。
[2] 在小說中,這句話是出現在他和建築系系主任的對話裡,而非曼哈頓銀行建案。翻譯引自《源泉》。漫步出版社,2012
[3] 劇情簡介來自百度百科〈慾潮〉詞條http://baike.baidu.com/item/%E6%AC%B2%E6%BD%AE,查閱日期2017/5/25
[4] 來源同註腳2
[5] 書中蓋爾.華納德並未自殺。電影裡加入自殺一幕,但刪除了他知悉霍華德.洛克與多明妮卡.弗蘭肯感情一事。
[6] 1967年以《鳳宮劫美錄》(Camelot)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藝術指導。
[7] 關於《源泉》裡所涉及的建築風格有不少爭論,但作家對於萊特有所偏愛是非常明顯的。霍華德.洛克的性格和人生際遇有很大一部分就是參考萊特生平。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金都茶餐廳試解

[轉貼]經典戴帽抓頭文-余光中-狼來了

分離很容易,但相繫何其困難— 重讀齊格蒙.包曼《液態之愛:論人際紐帶的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