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很有事》:鑿開既定視野的「藝文空間」

本文初刊傳送門http://artmagazine.com.tw/ArtCritic/article1976.html
正式出刊傳送門
上封面!http://artnews.artlib.net.tw/emagazine/180701Vol270/#/0
轉寄用http://artnews.artlib.net.tw/270/2126/%E3%80%8A%E8%97%9D%E8%A1%93%E5%BE%88%E6%9C%89%E4%BA%8B%E3%80%8B%E9%91%BF%E9%96%8B%E6%97%A2%E5%AE%9A%E8%A6%96%E9%87%8E%E7%9A%84%E3%80%8C%E8%97%9D%E6%96%87%E7%A9%BA%E9%96%93%E3%80%8D.html

以工作找靈感名義(?)看完全季,事實上有所涉獵或耳聞的資訊大概有七成以上,從當中也發現很多對於當代藝術的認識就是從寫評過程中累積的,藉著看作品、閱讀去下工夫理解的。(即使花時間去學習都還只是皮毛而已,節目中有的主題我甚至是第一次知道)

因此若只從第一集就斷定節目很大眾,很草率。這個節目的確突破菁英化,但離大眾還是有距離的。我想本節目有面對大眾的雄心壯志,奈何這些精采內容在現行教育上並不普遍,因此我仍將節目定位為給特定觀眾,主要是有藝術背景的人。

事實上有藝術背景不一定就什麼藝術都了解,因此這種拓寬視野的內容就很符合需求。那當然本節目要給學生做藝術教育還是可以的,只是會非常依賴老師本身的資訊量和教學技巧。希望有一天這些藝術內容大家是信手拈來啦!那就沒有特定觀眾的問題啦!


不一樣的藝文節目

從電視到網路,我看過或長或短的藝文節目,都曾試圖以詳實資料、深度訪談等形式去突顯藝術家及其作品,冀能在有限的時間裡,抓住觀眾的興趣。然而從有限的觀看經驗裡,我發現要長期維持對節目的專注與追看並不容易;究其可能的原因,一方面是不同藝術領域的受眾區別,另一方面是節目形式的單一,觀眾在陌生繁雜的資訊裡若無法找到意趣,進一步探索藝術的意願也難以提升。

《藝術很有事》播出後,從其製作的形式上,我發現公視對此節目的時間安排是縝密而有特色的,而這也有別於過往藝文節目傾向線性或單一形式的呈現。《藝術很有事》每集約二十多分鐘,各集以一個特定主題為核心,再劃分成一至三個單元,個別展現相關議題討論、藝文訊息和藝術家創作等內容,並讓觀眾從緊湊的單元轉換中找到彼此呼應的關聯性。

這樣的時間安排,讓藝文節目不僅僅只是「精華呈現」,還將觀眾的接受行為考慮進去。在資訊多元化的年代,人們已然養成「一心多用」,相對在單一事件的專注時間也較短。藝文知識縱然能以作品吸睛,但其內涵精神,又或是創作者的動機理念,都需要透過專業而深度的介紹方能使人有一定的理解,因此目前超過四十至五十分鐘以上,一整集的訪問或是大量文獻輪番在影片中出現的形式,會讓觀眾在繁瑣的細節中失去專注,相關的作品與人物也不易被記住,使得精心製作的節目反而只能讓觀眾「走馬看花」一番,殊為可惜。

充滿巧思的架構設計

《藝術很有事》在單元設計上做出多角度的嘗試,以「聚光燈下」、「沙發Talk」、「創作這件事」、「大城小調」和「當我不做正業時」等五個面向去突顯每集主題的重點,並根據內容安排單元的配置,而非只是做成固定的流程。主題名稱亦未使用帶有定性的名詞,而是採用一種情境式的、敘述性的取名方式,引領觀眾自具象的認知進入單元;同時這些單元的字卡設計以插畫為主背景,字體設計活潑,亦使觀眾能感到輕鬆的氛圍。

《藝術很有事》吸引我觀看的亮點,在於片頭加入了陳界仁《殘響世界》的場景元素。《殘響世界》是陳界仁2014年的大作,2016年時在台北雙年展中佔有重要篇幅,其所涉反映為「樂生療養院爭議」—這個已經超過十年以上的社運事件。一瞥而過的影像元素,揭示了節目製作的時間是近期,且在內容上的取材亦以「當代」為主;同時像這樣具有跨界意涵的藝術創作,也是《藝術很有事》主力呈現的的對象。

《藝術很有事》做為具即時性的、敏銳觸覺的藝文周報,以其單元轉換的特殊形式,讓觀眾能夠保持對於主題的新鮮感,並有機會記住短篇幅裡的關鍵資訊,反而是比過去長篇幅的訪問,或是充滿細節的專題節目,都來得更具傳達上的效果。對於如此獨有的製作模式,文化評論人李展鵬曾為文讚賞這個節目對藝術有非常難得的開放心胸[1],指出節目試圖擁抱大眾,以更加生活化的議題融入現行社會脈絡,使得藝術不再是高高在上,而是能夠真正反映當前,貼近你我。

擁抱大眾 不如「找出」觀眾

對於藝文節目深具企圖心的突破,我自然是樂見其成的,然而從其選材觀察,《藝術很有事》除了引領觀眾關心當代議題之外,是否能更進一步成為真正具有大眾性的節目,甚至帶出藝文教育的可能,我是持保留態度的。第一集以《返校》遊戲入手確實相當引人入勝,電玩與藝術的結合飽含人文深度;節目再邀請兩位研究數位藝術的專家學者─邱誌勇和梁世佑對談,讓觀眾了解遊戲所能達到的藝術性和人文內涵是如何。看得出來節目對於跨界和熱門議題的用心切入,但是這樣的題材在整季26集當中的比例並不多,所謂的跨界創作,其實仍是回到既定的藝術範圍裡。

若將第一集視為一個成功的範例,那是必須將第三段,也就是「高俊宏的廢墟研究」囊括進來,如此方能形成特定的呼應,也就是「三個單元,遊走於新媒體、政治議題與藝術創作之間。」[2]但若細究第三段,會發現議題的脈絡已經走回藝術論述;同時在題材的選擇上,或是藝術家的詮釋上,高俊宏那極具特色,甚至可說是迂迴的「踏查式研究」,也並不能令人很快地進入其所思考的情境之中。

藝術自然可以貼近生活,但當其進入反映社會的重現或再現手法時,它是具有一定門檻的。藝術創作講究藝術家的自覺,同時他所關注的對象,無論是政治、社會、歷史或環境,仍需要觀眾的共鳴;縱觀各集,其探索對象遍及視覺藝術、表演藝術、文學、建築、設計、大眾文化等各領域,而各領域藝術家的思考角度、媒材/身體使用等方式都有很大的不同,其代表性的領頭人物或作品流派都有自己的脈絡與邏輯,節目裡單元式的精華切面雖說讓「藝術」能夠以主題帶出更加寬廣的層面,但仍考驗著觀眾對其取材的熟悉度與興趣。即使試圖從熱門議題吸引觀看,最起碼也要求觀眾對於此等話題有所認識。

因此,與其說這是一個讓藝術「走下雲端」、進入大眾生活的節目,倒不如說這是一個「鑿開」藝術愛好者既定視野的新的著力點。主題的多元性是建立在觀眾的藝術認知上,它所展開的篇幅並不需要觀眾有極為專業的背景,但是只要觀眾有所涉獵和耳聞,則新穎的資訊理念就有機會真正地被理解並記住;同時它依然保有學術型態的對談模式,一方面在理論層面上支持實踐成果,另一方面則可滿足觀眾對於深度知識的需求。(正式出刊與前段合併,有點長,故在此還是切段較好閱讀,正式出刊應是為圖文排版才如此設計)

期待《藝術很有事》能夠墾荒大眾並不實際,我們應該預期的是此節目真正的目標觀眾是否能夠一直保持興趣,以及這個節目的統合概念是否落實。縱使單元設計如此匠心獨運,但主題之間的連貫性或懸念仍有不足,整體呈現還是以精選作品的方式進行編排;這當然是在主題眾多的情況下的必然取捨,但或許未來能發展出更具系統的安排。

新的範例 新的期待

《藝術很有事》如今能夠做出的質感,已然達到全外景的掌握,以及針對時事專題上的呈現張力。全外景突破了文獻資料的拼拼湊湊,以現場、田調形式跟隨受訪者上山下海,更為貼近藝術所欲呈現的對象(如第3集【南方】);時事專題深化藝術作品的展現,更多地強調視覺上給人的印象,令觀眾能留住整體對於時事的輪廓記憶和感動(如第20集【鄭問】)。加上具統一性的動畫和配樂的突顯,終能做出藝文節目的新局。

《藝術很有事》讓你我更認識藝術的大小事,在網路上已可收看全季,其製作的深廣程度,也非常適合回顧複習,並以其題材為出發點,探求更多藝術創作和論述的可能性。期待第二季的播出,讓觀眾看到台灣藝術發展更為燦爛的面貌。


[1]李展鵬。〈公視《藝術很有事》告訴我們,台灣還是有能力與眼界製作高品質節目〉。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76722

[2]出處同上。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金都茶餐廳試解

[轉貼]經典戴帽抓頭文-余光中-狼來了

如今,像我這樣的一個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