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聲喧嘩 Lipsynch(五)

雖然說是九個故事,但實際上裡面埋藏著第十個—Tony的故事,而且可以說是相當完整的。表面上是Jeremy的身世生母追尋,但生父的輪廓也漸漸呈現:


Tony(原名Anthony)與Sarah是兄妹,住在同一寄養家庭,Sarah被養父性侵後向Tony哭訴並挑逗他,兩人亂倫,被養父發現後改性侵Tony,後來Tony再也受不了而逃至倫敦,改名換姓,藉語言訓練改頭換面。(此段是Tony說詞,不知是真是假)(Sarah)

到蒙特婁嫖妓(深受童年影響?),與皮條客討價還價後選擇「拉丁女孩」,正是Lupe,兩人性交易後不久,Lupe產下一子,即Jeremy。(Lupe)

進入BBC工作,隨後提拔Sebastian,並與之合資開工作室,接國鐵錄音。(Sebastian)

多年後為Sarah在BBC認出,因對目前生活無法達到共識,被Sarah控告。他向警察訴說過去,Sarah認為一派謊言,無法還她正義,便撤銷告訴。(Sarah)

往曼徹斯特的火車月台上,兄妹再度相遇,Sarah憶及他帶著怨恨的眼神靠近她,拉手臂似要擁抱,她大感畏懼推開,卻一不小心使他腳滑而落下鐵軌,為火車撞死。

Sarah問Jackson:「他們會相信我嗎?」

Jackson:「我不知道,但我相信你。」

(Jackson)



生者繼續煎熬,逝者死不瞑目。

Tony這個悲劇性的人物,我想應該同樣是由飾Jeremy的Rick Miller分飾。他的改頭換面符合Ada所回答的涵義,但是他卻也印證Sarah的懷疑:即使人的生活、社會地位因為語言而改變,但是其本質也許是不會變的。他的行為一如改變口音前所受的影響,對於女人和對待妹妹的情況可能是相同的,他無情、冷漠與自私,最終導致死亡。Sebastian播放的最後一段錄音:「火車暫時無法行駛,因為有人在鐵軌上。」(非原話)正是臨終寫照。



後記



本故事之複雜性實在難以文字完整敘述,即使一路寫來已四五千字,但本作之雄心壯志,在現場的人絕對是有所感受。唯一可惜處在中文字幕的遺漏甚多,多處未譯或慢一步顯示,不過也是這點才提醒我們關於「語言」的子題,在關注「音樂」的同時,亞洲觀眾對歐美語系的陌生感亦大大突顯出來。


如果問我究竟好不好看?我認為以「眾聲喧嘩」為出發點來發展的劇情能如此有條理,前後呼應,自然不差,劇情脈絡宛若迷你影集一般,順著順著就看完了;其缺點也在這,劇場的實驗性質被淡化掉了,講求精密寫實,所有裝置朝「影像化」和「畫面化」發展,卻少了屬於舞台的獨特性。


這不是一個好劇場,但是一齣好戲。


本文說是限制,其實是因為想說的太多,不符投稿規定;其中有關語言與各角色名的細節我也在其他網路文章看到一些解釋,PTT-drama版就有幾篇不錯的短文。


難得一篇長文網誌,紀錄也好,參考也好,有人看完就回我吧!

全文完

相關影片


Lipsynch by Robert Lepage (Ex Machina)

http://www.youtube.com/watch?v=ChdeR--QIbw


(這裡幾乎是所有重要場景的clips,文字的不足處可從影片略探)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金都茶餐廳試解

[轉貼]經典戴帽抓頭文-余光中-狼來了

分離很容易,但相繫何其困難— 重讀齊格蒙.包曼《液態之愛:論人際紐帶的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