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斗米靠腰》-無盡複製的困獸之鬥
演出:果陀劇場
時間:2014/9/20 14:30
地點:水源舞臺
文 湯欣曄(臺大戲劇所)
七年級生為了五斗米溫飽生活,為了所謂的理想或夢想,可以在「沒有最瘋狂只有更瘋狂」的職場上生存多久?怎麼生存?這樣一齣為當今七年級生量身打造的辦公室喜劇非常貼切地呈現了那些剝削、壓榨和忍氣吞聲的荒謬生活。輕鬆搞笑是這部劇的基調,而這似乎也是商業劇場能夠成功吸引觀眾的法門之一。
這樣的一個商業劇場,它的定位究竟是什麼?七年級生的職場生死鬥,其實和過往的辦公室生存有何不同?透過一種娛樂性的展現,最後的結局顯示的是七年級生要繼續在這種無間地獄無限迴圈,還是在那些磨練之後,他會成為與前輩一樣油條的傢伙?在各種笑鬧過後,年輕人在這個世代好像還是做著困獸之鬥,就像主角永遠走不出那座電梯一樣。
商業劇場的最大特色在於其迎合市場口味而做,而這個特色似乎困住了編導們的新意發揮。以娛樂為前提,我們再無法以「劇場批判社會」的要求,或是透過劇場可以有所思考、啟發等觀念去期待商業劇場。這樣一種題材在舞台的呈現上還能玩出什麼新花樣,又或者在這個世代議題已經發展多時的情況下,編導還能有什麼更尖銳的觀察等等,在如此的操作模式裡已難有驚喜與期待,我們幾乎在走進劇場之前就可以知道整個表演的走向與發展,演員只能就樣板角色發揮,然後在一陣陣的笑聲中感到無所改變的空虛。
在劇情設計的細節上,我們當然是可以看到編導的用心,在台詞裡使用了不少七年級生的經歷與集體回憶,以及現在時下流行的話題。這更讓我確定這部戲劇的主要對象是做給七年級生看的,而從與我同場的觀眾反應來觀察,編導的設計確實引發不少共鳴,在這點上是無庸置疑的。但我們不甚樂觀地發現,這齣戲劇只是供我們投射自身經驗以及發洩情緒而已,樣板角色無法顛覆任何現有的階級壓迫,甚至是那些「負心了」七年級生的老闆前輩們,還是持續地被汙名化,這種題材如果除去了可辨識的世代標籤,會不會永遠只是換湯不換藥的演出呢?
最後是故事呈現的問題,由於這個故事來自圖文部落客馬克,所以我們可以檢視一下將圖文故事搬上舞台的效果。馬克的圖文之所以受到歡迎,在於漫畫式人物的質感強化了文字的諷刺性,兩者相輔相成,進而使得千篇一律的上班族辛酸故事變得極有趣味且相當有特色。但是當創作團隊只是將內容搬上舞台而不取其「形」,甚至也沒有辦法在視覺上呈現同等於漫畫或超越原著的形式特色,則戲劇作品所表達出的意象就顯得索然無味;馬克在文字上的幽默以及習慣性的「靠腰」用語,基本上也沒有在戲劇上展現出來。「雖然一般公認形式與內容的關係是內容支配了形式,因果關係為先內容而後形式,但我們卻不能忽視形式,表達也凸顯了內容,具有加乘與肯定的效果。」[1]如此尋常題材若能結合新穎的形式,才有可能將冷飯再度熱炒,在藝術上有更高的發揮。
在《五斗米靠腰》的舞台上,我們尚無法看到商業劇場的突破性,只看到現實裡悲慘的笑料不斷被消費,也許這是目前劇場先能吸引觀眾的有效方式,但我仍希望這是一時的,我相信在未來的商業劇場裡,也能夠看到更具深度與共鳴之作。
(本文首次發表於http://pareviews.ncafroc.org.tw/?p=12809)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