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的謀反—質疑與介入,記憶/歷史的書寫
本文初刊於http://artmagazine.com.tw/ArtCritic/article1966.html
好匆忙所以有點小錯的正式出刊http://artnews.artlib.net.tw/268/2112/%E5%BD%B1%E5%83%8F%E7%9A%84%E8%AC%80%E5%8F%8D%E2%80%94%E8%B3%AA%E7%96%91%E8%88%87%E4%BB%8B%E5%85%A5%EF%BC%8C%E8%A8%98%E6%86%B6%EF%BC%8F%E6%AD%B7%E5%8F%B2%E7%9A%84%E6%9B%B8%E5%AF%AB.html
因為圖片排版的關係,我更推issue式的閱讀(其實一直都有這種閱讀方式,只是以往都放單篇)
http://artnews.artlib.net.tw/emagazine/180515Vol268/#/0
而且本篇文章是今期封面!
大部分的檔案,在投降前夕,就已經放進燃燒爐燒掉了。數量、日期、人物、事件、前後順序、因果關係,完全沒有依據,只剩下不可靠的模糊印象。
—許家維《飛行器、霜毛蝠、逝者證言》
當我拿著門票,在「影像的謀反」的看板前瀏覽說明,接著進入第一個展間時,我並未意識到自己即將面對的是有別於以往的影像作品。展覽裡的影像經常採取輪迴播放的方式,當觀眾進入展間,實是隨機地切入作品;為了體驗整體性,我通常會先順著看完,再耐心地等待重啟。然而《飛行器、霜毛蝠、逝者證言》並非如此,它從一開始就以四個畫面困住了我,令我自等待與重啟中漸生疑惑、茫然和醒覺,並在當中找到一種個人的觀看規律。
離開這個展間時,我發現自己居然在裡頭待了一個半小時,幾乎可稱得上是一部電影的長度了。《飛行器、霜毛蝠、逝者證言》以四個畫面展現多重影像,首先提供的是非全知視角,觀眾會在畫面之間來回觀看,並漸次抓住主角與背景:飛行器、霜毛蝠和海軍第六燃料廠新竹支廠遺址。飛行器的內外拍攝,如同演員走位,其間展現霜毛蝠之棲息與工廠的廢墟樣態,架構了一個敘事舞臺,旁白念詞隨鏡頭而出,進而疊構了主題的最後一個指向:逝者證言。
每一個「證言」大約十分鐘上下不等,由配音員以日語唸出曾在此工作的日軍故事,大致涉及了二戰末期的燃料工業生產過程,以及少數當時農糧分配和人員撤離的情景描述。這些回憶錄以平淡的語氣唸著,並統一以本文開頭的段落開場,每一次影像重啟,配音員緩緩以日語唸著「大部分的檔案……」時,就像是某種儀式,搭配畫面轉換而開始渲染,令觀眾在新故事的首句即切進一段已被遺忘、或可說是不曾被注意的歷史片段。
真實,來自於虛構的援引
十九篇語氣皆然的回憶,搭配以電腦程式隨機揀選的畫面,其影像故事變成永遠看不完的、同時也使「觀看」成為個人化的參與經驗。順序、時間與千變萬化的組合,顯示了歷史的無所依從;在檔案已然湮滅、記憶不再可靠的廢墟裡,觀眾藉著觀看所體現的,實是自我對歷史的想像。作品在形式與內涵上的「有所圖謀」,是我原先在展覽介紹的看板上無法窺其全意的:
「影像的謀反」展覽是基於對現實的質疑與不滿,用詩性書寫介入現實,形成多重影像敘述。此種逆「反」,是對現今全球化社會的資本流動、人口遷移、宗教與國族強權等,權力結構之單向性、既定性的質疑與忤逆;並藉由詩性的連結與想像,讓影像的虛構成為一種政治干預的工具,將「過去的未來」被懸置、重整、並再次想像。
敘事的改變,與過往錄像藝術在形式上的「抵抗」不同,今次展覽作品的呈現已然融入大眾甚為熟悉的電影手法,這顯示其所要挑戰的並非主流創作語彙,而是外部的客體世界。藝術家試圖將觀眾拉出全知視角或旁觀型態,以產生互動或是陌生感受為目的,增加對於議題的了解和貼近。
當我走進葉.芭塔娜《地獄》的展間時,已經比之前謹慎許多,但也隱隱期待著。然而此作相對於其他作品,反而是走單線敘事,其多重性是表現在議題內涵當中。巴西聖保羅一座仿古的所羅門聖殿,不僅令人想起其所仿對象與歷史上的悲劇結局[1],亦使藝術家擔憂未來將重蹈覆轍,由此而發展出一部重現古代儀典,同時又「以今日喻未來」的作品。
以古代裝束走在現代城市的街上,配以慶典的歡快音樂,人們自四面八方走向神殿的畫面,是絢麗的前導與鋪陳;愈近聖殿則音樂轉為壯闊澎湃,眾人情緒也漸漸凝聚。在祭司領導祭儀至高峰時,聖火驚爆燎延,原本帶著崇敬神情的信徒們驚逃四散,場面慘烈;最終聖殿倒塌,夷為平地,原址立以哭牆,供人們來此憑弔和觀光遊玩,此處遂成紀念景點。
影像不只使用史詩鉅片的手法,其以慢速鏡頭放大悲劇當下人們的表情、場地的混亂,甚至使畫面幾乎定格的方式,產生了接近古典畫作的戲劇性;前後的對比反差和情緒轉換,相當煽情刻意,具有強烈的表演性,令觀眾清楚意識到此為歷史悲劇的重現。藝術家接著以動畫呈現聖殿的震撼崩毀,之後就地建立哭牆,轉而進入「被紀念」的商業套路,其對人們不思教訓的諷刺,可說是政治意味十足的突顯。
事件,失落於歷史的遺緒
在譬喻性強的指涉之後,約翰.亞康法的《信仰之舉》又以雙頻道影像映入觀者眼簾。藝術家以巴貝多的移民史為主題,使演員在島上各處行動,藉靜止、行走和觀看等動作重現這四百年間的八次遷徙。影片所針對的非裔人士,過去在移民的歷史上經歷過不少迫害和磨難,這正讓觀眾聯想到今日敘利亞的難民處境。
亞康法以其無法辨識、無法真正指涉的事件場景,試圖擴展「再現」所能達到的普遍性,他如此談論這部作品:
《信仰之舉》裡的主要概念就是想告訴人們,「你的確需要考慮到,那些選擇移民的人有時真的就只是為了能活下來。他們到這兒來是為了生活,因為其他地方生活都已經變得不可能。」而這樣的想法現在似乎被人遺忘了。
雙頻道影像之間的差別有時是兩種場景,有時是同一場景的不同角度或細微時間差,除了地點的轉換外,只讓觀者留下對於人時地的模糊印象;演員行動的最終目的可能是具有象徵移民意義的大海,而那也正是他們漂流來此的過往。進退兩難與生存渴望,是所有移民的課題,而藝術家的再現手法,是力圖讓這些歷史經驗能被感知與不被忘記。
文本,歸建於符碼的部署
倘若記憶中的歷史畫面不以視覺再現,聽覺是否也能構築同等的想像空間?吳燦政《重新編碼》提供了我們從聲音體驗時空變化—當代藝術館這座建築本身的變遷:日治時期的建成小學校→臺灣戒嚴時期的市政廳→現在的當代藝術館。三個基座配上三副耳機,於二樓中段的窗臺對向樓梯口的空間裡,做成一個三角場域,觀眾在體驗聲音的同時,也踏入了藝術家設定的歷史區位。
觀眾聽著建成小學校裡的喧鬧和日語談話時是對著窗外,目光投向樹蔭庭園,正可遙想當年的校園情景;走到轉角一隅,聽見市政府裡人們以臺語交談,又或是蔣公訓示時的廣播片段,腦海裡依稀出現當年公務員在此忙碌的身影;最後坐在一旁的沙發上,聽見大眾最為熟悉的電腦提示音、日常可遇的便利商店店員聲音,以及人們在館內跑跳笑鬧,偶爾迸出的幾句流行語。
藝術家先是以語言切分歷史區段,繼而置放最具年代象徵的聲音段落,勾起觀者最直接的想像;而更加立體的感知在於這些聲音的來處,藝術家透過耳機傳達給觀眾難辨真假的知覺經驗,像是「身旁有人低語」抑或「館內某處的敲打聲」等都讓觀眾彷彿身處實境現場,而非只是事前的裝置「編碼」。
傳說,根基於現實的後設
從建築體的歷史出發,製造一個體驗場域,藉以使觀者能夠聯想自己所認知的時代氛圍,從錯覺與幻象中「自行編碼」出所欲接收的訊息。對於已然消逝的事件,重回想像的力道,意圖再從視覺意象出發,則艾薩克.朱利安的《萬重浪》將這種思維過程透過多重、雙面的螢幕形式呈現,甚至更大範圍地邀請觀眾與之一同參與及反思。
作品靈感源自2004年的莫克姆灣事件,二十餘名中國籍海貝採集工人因遇到突如其來的漲潮而集體遇難,此案當時在英國引起很大的震動。非法移工、東方文化、大海意象等成為藝術家對於全球化想像的出發點,他將真實扣連神話,導引出圍繞的幻象;藉影像穿梭古今,並由媽祖和電影《神女》中的女主角(由張曼玉和趙濤飾演)從神魅的角度觀視眾人,兩者似乎化約成一種宗教符號,而女性的身分又傳達出溯源的象徵。
在與大海同樣顏色的展間裡,螢幕被排成圈形,正如藝術家所理解關於中國古代的捲軸樣式,能讓影像順著延展;中間再並排懸置兩張螢幕,當觀眾走進圈中,從沒有任一角度能觀看影像全景,必須穿梭來回,隨時轉變方向。或站或走或坐,藝術家意圖讓觀眾完全地參與進來,當我們看著影像,影像也正包圍凝視著我們,每一次的意象轉換都像是奔湧的浪潮,而每一次人員的進出遊走都是意識的碰撞,人與影像在展間裡,交織成思維的迸放景象。
結語
從既有的電影手法出發,但並不滿足於大眾所接受的形式而已,此次參展的藝術家們以議題為「謀」,實驗為「反」,多重視點、高度互動和浸入式體驗為操作,試圖讓觀眾探詢主流論述以外,還未知的拼圖區塊。藝術家已從龐雜的資訊系統和歷史譜系重整出一條路,積極地展開「質疑/介入」的社會行動或政治干預,為的是能在愈加複雜的未來到達以前,更適切的處理當下。
註:本文所有的引用和寫作,皆參考自當代藝術館「影像的謀反」展覽介紹等相關頁面http://www.mocataipei.org.tw/index.php/2012-01-12-03-36-46/upcoming-exhibitions/2574-2017-12-19-09-51-42#%E5%B1%95%E8%A6%BD%E4%BB%8B%E7%B4%B9-about-the-exhibition
圖片來源
圖1
http://www.mocataipei.org.tw/index.php/2012-01-12-03-36-46/upcoming-exhibitions/2574-2017-12-19-09-51-42#%E5%B1%95%E8%A6%BD%E4%BB%8B%E7%B4%B9-about-the-exhibition
[1]如今的聖殿仿製西元前957年耶路撒冷的第一座神殿,毀於暴力破壞。http://www.mocataipei.org.tw/index.php/2012-01-12-03-36-46/upcoming-exhibitions/2574-2017-12-19-09-51-42#%E4%BD%9C%E5%93%81%E4%BB%8B%E7%B4%B9-about-the-artworks
好匆忙所以有點小錯的正式出刊http://artnews.artlib.net.tw/268/2112/%E5%BD%B1%E5%83%8F%E7%9A%84%E8%AC%80%E5%8F%8D%E2%80%94%E8%B3%AA%E7%96%91%E8%88%87%E4%BB%8B%E5%85%A5%EF%BC%8C%E8%A8%98%E6%86%B6%EF%BC%8F%E6%AD%B7%E5%8F%B2%E7%9A%84%E6%9B%B8%E5%AF%AB.html
因為圖片排版的關係,我更推issue式的閱讀(其實一直都有這種閱讀方式,只是以往都放單篇)
http://artnews.artlib.net.tw/emagazine/180515Vol268/#/0
而且本篇文章是今期封面!
大部分的檔案,在投降前夕,就已經放進燃燒爐燒掉了。數量、日期、人物、事件、前後順序、因果關係,完全沒有依據,只剩下不可靠的模糊印象。
—許家維《飛行器、霜毛蝠、逝者證言》
當我拿著門票,在「影像的謀反」的看板前瀏覽說明,接著進入第一個展間時,我並未意識到自己即將面對的是有別於以往的影像作品。展覽裡的影像經常採取輪迴播放的方式,當觀眾進入展間,實是隨機地切入作品;為了體驗整體性,我通常會先順著看完,再耐心地等待重啟。然而《飛行器、霜毛蝠、逝者證言》並非如此,它從一開始就以四個畫面困住了我,令我自等待與重啟中漸生疑惑、茫然和醒覺,並在當中找到一種個人的觀看規律。
離開這個展間時,我發現自己居然在裡頭待了一個半小時,幾乎可稱得上是一部電影的長度了。《飛行器、霜毛蝠、逝者證言》以四個畫面展現多重影像,首先提供的是非全知視角,觀眾會在畫面之間來回觀看,並漸次抓住主角與背景:飛行器、霜毛蝠和海軍第六燃料廠新竹支廠遺址。飛行器的內外拍攝,如同演員走位,其間展現霜毛蝠之棲息與工廠的廢墟樣態,架構了一個敘事舞臺,旁白念詞隨鏡頭而出,進而疊構了主題的最後一個指向:逝者證言。
每一個「證言」大約十分鐘上下不等,由配音員以日語唸出曾在此工作的日軍故事,大致涉及了二戰末期的燃料工業生產過程,以及少數當時農糧分配和人員撤離的情景描述。這些回憶錄以平淡的語氣唸著,並統一以本文開頭的段落開場,每一次影像重啟,配音員緩緩以日語唸著「大部分的檔案……」時,就像是某種儀式,搭配畫面轉換而開始渲染,令觀眾在新故事的首句即切進一段已被遺忘、或可說是不曾被注意的歷史片段。
真實,來自於虛構的援引
十九篇語氣皆然的回憶,搭配以電腦程式隨機揀選的畫面,其影像故事變成永遠看不完的、同時也使「觀看」成為個人化的參與經驗。順序、時間與千變萬化的組合,顯示了歷史的無所依從;在檔案已然湮滅、記憶不再可靠的廢墟裡,觀眾藉著觀看所體現的,實是自我對歷史的想像。作品在形式與內涵上的「有所圖謀」,是我原先在展覽介紹的看板上無法窺其全意的:
「影像的謀反」展覽是基於對現實的質疑與不滿,用詩性書寫介入現實,形成多重影像敘述。此種逆「反」,是對現今全球化社會的資本流動、人口遷移、宗教與國族強權等,權力結構之單向性、既定性的質疑與忤逆;並藉由詩性的連結與想像,讓影像的虛構成為一種政治干預的工具,將「過去的未來」被懸置、重整、並再次想像。
敘事的改變,與過往錄像藝術在形式上的「抵抗」不同,今次展覽作品的呈現已然融入大眾甚為熟悉的電影手法,這顯示其所要挑戰的並非主流創作語彙,而是外部的客體世界。藝術家試圖將觀眾拉出全知視角或旁觀型態,以產生互動或是陌生感受為目的,增加對於議題的了解和貼近。
當我走進葉.芭塔娜《地獄》的展間時,已經比之前謹慎許多,但也隱隱期待著。然而此作相對於其他作品,反而是走單線敘事,其多重性是表現在議題內涵當中。巴西聖保羅一座仿古的所羅門聖殿,不僅令人想起其所仿對象與歷史上的悲劇結局[1],亦使藝術家擔憂未來將重蹈覆轍,由此而發展出一部重現古代儀典,同時又「以今日喻未來」的作品。
以古代裝束走在現代城市的街上,配以慶典的歡快音樂,人們自四面八方走向神殿的畫面,是絢麗的前導與鋪陳;愈近聖殿則音樂轉為壯闊澎湃,眾人情緒也漸漸凝聚。在祭司領導祭儀至高峰時,聖火驚爆燎延,原本帶著崇敬神情的信徒們驚逃四散,場面慘烈;最終聖殿倒塌,夷為平地,原址立以哭牆,供人們來此憑弔和觀光遊玩,此處遂成紀念景點。
影像不只使用史詩鉅片的手法,其以慢速鏡頭放大悲劇當下人們的表情、場地的混亂,甚至使畫面幾乎定格的方式,產生了接近古典畫作的戲劇性;前後的對比反差和情緒轉換,相當煽情刻意,具有強烈的表演性,令觀眾清楚意識到此為歷史悲劇的重現。藝術家接著以動畫呈現聖殿的震撼崩毀,之後就地建立哭牆,轉而進入「被紀念」的商業套路,其對人們不思教訓的諷刺,可說是政治意味十足的突顯。
事件,失落於歷史的遺緒
在譬喻性強的指涉之後,約翰.亞康法的《信仰之舉》又以雙頻道影像映入觀者眼簾。藝術家以巴貝多的移民史為主題,使演員在島上各處行動,藉靜止、行走和觀看等動作重現這四百年間的八次遷徙。影片所針對的非裔人士,過去在移民的歷史上經歷過不少迫害和磨難,這正讓觀眾聯想到今日敘利亞的難民處境。
亞康法以其無法辨識、無法真正指涉的事件場景,試圖擴展「再現」所能達到的普遍性,他如此談論這部作品:
《信仰之舉》裡的主要概念就是想告訴人們,「你的確需要考慮到,那些選擇移民的人有時真的就只是為了能活下來。他們到這兒來是為了生活,因為其他地方生活都已經變得不可能。」而這樣的想法現在似乎被人遺忘了。
雙頻道影像之間的差別有時是兩種場景,有時是同一場景的不同角度或細微時間差,除了地點的轉換外,只讓觀者留下對於人時地的模糊印象;演員行動的最終目的可能是具有象徵移民意義的大海,而那也正是他們漂流來此的過往。進退兩難與生存渴望,是所有移民的課題,而藝術家的再現手法,是力圖讓這些歷史經驗能被感知與不被忘記。
文本,歸建於符碼的部署
倘若記憶中的歷史畫面不以視覺再現,聽覺是否也能構築同等的想像空間?吳燦政《重新編碼》提供了我們從聲音體驗時空變化—當代藝術館這座建築本身的變遷:日治時期的建成小學校→臺灣戒嚴時期的市政廳→現在的當代藝術館。三個基座配上三副耳機,於二樓中段的窗臺對向樓梯口的空間裡,做成一個三角場域,觀眾在體驗聲音的同時,也踏入了藝術家設定的歷史區位。
觀眾聽著建成小學校裡的喧鬧和日語談話時是對著窗外,目光投向樹蔭庭園,正可遙想當年的校園情景;走到轉角一隅,聽見市政府裡人們以臺語交談,又或是蔣公訓示時的廣播片段,腦海裡依稀出現當年公務員在此忙碌的身影;最後坐在一旁的沙發上,聽見大眾最為熟悉的電腦提示音、日常可遇的便利商店店員聲音,以及人們在館內跑跳笑鬧,偶爾迸出的幾句流行語。
藝術家先是以語言切分歷史區段,繼而置放最具年代象徵的聲音段落,勾起觀者最直接的想像;而更加立體的感知在於這些聲音的來處,藝術家透過耳機傳達給觀眾難辨真假的知覺經驗,像是「身旁有人低語」抑或「館內某處的敲打聲」等都讓觀眾彷彿身處實境現場,而非只是事前的裝置「編碼」。
傳說,根基於現實的後設
從建築體的歷史出發,製造一個體驗場域,藉以使觀者能夠聯想自己所認知的時代氛圍,從錯覺與幻象中「自行編碼」出所欲接收的訊息。對於已然消逝的事件,重回想像的力道,意圖再從視覺意象出發,則艾薩克.朱利安的《萬重浪》將這種思維過程透過多重、雙面的螢幕形式呈現,甚至更大範圍地邀請觀眾與之一同參與及反思。
作品靈感源自2004年的莫克姆灣事件,二十餘名中國籍海貝採集工人因遇到突如其來的漲潮而集體遇難,此案當時在英國引起很大的震動。非法移工、東方文化、大海意象等成為藝術家對於全球化想像的出發點,他將真實扣連神話,導引出圍繞的幻象;藉影像穿梭古今,並由媽祖和電影《神女》中的女主角(由張曼玉和趙濤飾演)從神魅的角度觀視眾人,兩者似乎化約成一種宗教符號,而女性的身分又傳達出溯源的象徵。
在與大海同樣顏色的展間裡,螢幕被排成圈形,正如藝術家所理解關於中國古代的捲軸樣式,能讓影像順著延展;中間再並排懸置兩張螢幕,當觀眾走進圈中,從沒有任一角度能觀看影像全景,必須穿梭來回,隨時轉變方向。或站或走或坐,藝術家意圖讓觀眾完全地參與進來,當我們看著影像,影像也正包圍凝視著我們,每一次的意象轉換都像是奔湧的浪潮,而每一次人員的進出遊走都是意識的碰撞,人與影像在展間裡,交織成思維的迸放景象。
結語
從既有的電影手法出發,但並不滿足於大眾所接受的形式而已,此次參展的藝術家們以議題為「謀」,實驗為「反」,多重視點、高度互動和浸入式體驗為操作,試圖讓觀眾探詢主流論述以外,還未知的拼圖區塊。藝術家已從龐雜的資訊系統和歷史譜系重整出一條路,積極地展開「質疑/介入」的社會行動或政治干預,為的是能在愈加複雜的未來到達以前,更適切的處理當下。
註:本文所有的引用和寫作,皆參考自當代藝術館「影像的謀反」展覽介紹等相關頁面http://www.mocataipei.org.tw/index.php/2012-01-12-03-36-46/upcoming-exhibitions/2574-2017-12-19-09-51-42#%E5%B1%95%E8%A6%BD%E4%BB%8B%E7%B4%B9-about-the-exhibition
圖片來源
圖1
http://www.mocataipei.org.tw/index.php/2012-01-12-03-36-46/upcoming-exhibitions/2574-2017-12-19-09-51-42#%E5%B1%95%E8%A6%BD%E4%BB%8B%E7%B4%B9-about-the-exhibition
[1]如今的聖殿仿製西元前957年耶路撒冷的第一座神殿,毀於暴力破壞。http://www.mocataipei.org.tw/index.php/2012-01-12-03-36-46/upcoming-exhibitions/2574-2017-12-19-09-51-42#%E4%BD%9C%E5%93%81%E4%BB%8B%E7%B4%B9-about-the-artworks
留言
張貼留言